根据2025年上海市相关落户政策要求,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申请落户时,须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提交包括《202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等在内的申请材料。
倘若用人单位不符合上述常规条件,却又确实需要引进非上海生源毕业生,那必须在2025年5月30日前,由其政府主管部门、所在区政府或市级以上开发园区主管机构的人力资源工作部门,以正式公文形式向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该申请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负责受理。
根据上海的应届生落户政策,本科毕业后、硕士入学前的工作和社保缴纳,不影响应届生落户。并且,2024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部门发布的政策指出,本市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招收应届生,不能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只要毕业时间未超过2年,都算应届生。
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单位有落户资质且愿意为你申请。
利用链家网、58同城等网络平台搜索目标区域内的房源信息,也可参加周末房展活动,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在上海应届生落户相关规定里,工资流水本身并非直接决定落户的关键因素。上海应届生落户主要依据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类别、学业成绩、荣誉奖项、外语及计算机水平等综合积分,满足72分即可申请,或者符合特定高校、学历的直接落户条件也可办理 。像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上海就业就能直接落户,这类情况无需考量工资流水。
由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务部门盖章,本科须按学期分列。
只有毕业当年才可以申请,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后,就只能选择其他更加复杂的落户上海。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不签三方协议可能会对落户产生影响。学校一般会根据三方协议来确定档案的派遣去向,若未签,档案可能会被派回原籍,从而影响户口迁移手续的办理。部分企业还会将三方协议作为正式录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不签可能导致无法入职该企业,进而影响落户计划。
市学生事务中心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初审的名单在就业创业服务网公示7天,联席会议审定后,结果通过官网反馈。
问了公司人事,说系统里显示确实通过了。我又琢磨,是不是当初“信息登记”时填的公司办公地址有误,导致快递送错地儿了?可人事说地址没问题。也有人跟我说,查到批复后,市教委在10个工作日内才通过EMS邮寄,或许是中间环节耽搁了。
如何查询居住地(即想落户的地址)对应的派出所呢?可以通过【上海公安人口管理】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属地派出所查询】来确认并反馈本人上海居住地的派出所名称(若无法查询,可直接咨询居住地居委会或街道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联系附近派出所确认其是否管辖你的居住地)。另外,办理证明信时,如果是长三角迁移,可直接选择该选项,后续会方便很多。
根据2025年上海应届生落户政策,本科、硕士毕业生的申请时间为5月12日至7月4日,申请时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期为一年及以上的就业协议,但前期申请暂无需提交毕业证书,只需确保在申请的本年度能取得毕业证书即可。
对用人单位而言,与应届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该单位有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意向,并且单位本身需符合上海市落户政策中对用人单位资质的要求,比如单位应在上海市内依法注册、纳税正常,并具有法人资格等。只有签了三方协议,单位才能在后续为应届生进行落户申报等操作 。
城市空间布局上,上海会建立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空间体系。疏解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强化新城和重点新市镇建设,推动城镇组团式发展。例如,嘉定、松江等新城将被培育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节点城市,市郊新市镇按不同人口规模,以小城市、城镇标准建设,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三方协议)